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
患者暖心手写感谢信,一场关爱与信任的双向奔赴
发布时间:2024-12-20 来源:骨科 浏览:28次

一纸感谢信,笔尖抒真情。近日,南医大四附院骨科脊柱团队收到了一封来自患者的手写感谢信,字里行间饱含深情,对团队的用心救治、暖心关怀、专业水平的感激之意跃然纸上。

病例背景

31岁的吴先生(化名)被120送至我院时,仍被生死边缘的恐惧笼罩着……吴先生因在外地骑行不慎摔伤,导致颈部疼痛伴明显的活动受限,外院颈椎CT提示寰椎左侧前弓及侧块骨折,予以卧床休息、颈部颈托固定等对症处理。然而,病痛的阴霾并未散去,吴先生带着对康复的迷茫与渴望,毅然转至我院骨科(脊柱)寻求更专业的救治。

临危不乱,专业诊断稳人心

 

骨科(脊柱)汪海滨迅速投入到救治工作中,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,快速展开全方位安排,在紧急的医疗“风暴”中掌控方向,稳住了患者和家属慌乱的心。“到达贵院时汪海滨主任已经全方位安排备至,有条不紊,使本人和家属的心情得到巨大的安慰,他们以专业的知识缓解了我们对生命垂危的顾虑,心终于定了下来。”吴先生在信中写道。汪海滨先是精准判明伤势,紧接着迅速安排全面的影像学检查,包括X光、CT和MRI等,力求获取骨折的详细信息。在等待检查结果的过程中,他一边安抚患者和家属的情绪,一边与团队成员紧急商讨初步的应对策略。

精技妙施,巧用Halo架固定

检查结果出来后,汪海滨耐心仔细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。骨科脊柱团队认为,患者虽寰椎骨折涉及前弓及侧块骨折,但MRI提示横韧带未断裂,且骨折相对位置良好,未见明显移位,这种情况可予以保守治疗,不过考虑到长期卧床会出现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、泌尿系感染、下肢深静脉血栓、压疮等风险,这些不仅会给患者身体造成极大痛苦,还会使护理难度大幅增加。因此建议采用Halo架固定,这既能即刻相对稳定颈椎,避免骨折移位等,又能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,进行康复锻炼,预防卧床相关并发症等风险。汪海滨细致入微的讲解,让患者和家属对治疗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,也放下心来。

在确定治疗方案后,汪海滨团队迅速展开行动。“我观察到汪主任对我的察看频次远远超过常规,便知道他的特别用心一定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。”吴先生对汪海滨在治疗过程中的关怀备至感慨道。

在医护团队的悉心照料下,吴先生安装支架2天后便能下床活动,“我本人作为一名在读的博士生,也从他这位老博士身上感受到榜样的力量,在身体受益的同时精神上也有大的收获,令人终生铭记。”吴先生在信中写道。

仁心仁术,关怀备至暖人心

在吴先生的治疗过程中,刘小雷医生和姜婷婷护士的悉心照料同样令人动容。

“刘医生在治疗过程中,对每一个细节都专注跟踪,每天都是很早准时出现在我的病床前,有很多次夜里很晚时间都会进来问情况。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刘医生不仅在医术上给人信心满满的结果,而且对我予以巨大的鼓励,这些鼓励包含着对家属的亲切安慰,包括家属陪护的日常起居和健康都在他的关怀视野里,而且话语亲切、通络,令家属在陪护的子里仿佛有一座靠山。”吴先生在信中写道。出院时,刘医生留下电话,嘱咐吴先生在家休养时遇到情况,随时询问。他的这份责任心和关怀让患者和家属倍感温暖。

“入院第一时间,她就自报姓名,凡事就找她,像老朋友见面一样。”姜婷婷护士的热情与专业,让患者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。在一次输液过程中,吴先生出现了轻度过敏反应,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,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。对于吴先生这种脊椎骨折患者,颈部支撑的调整非常关键。安装支架后,每次躺下的位置不同都会影响颈部的舒适度和骨折部位的稳定性。她通过不断观察和总结,巧妙解决颈部支撑的难题。她还会耐心地指导吴先生如何正确地起身、躺下,避免因姿势不当造成二次伤害。连患者父母也连声夸赞:“看护理岗位多辛苦,像小姜这样就更了不起!”姜婷婷用丰富经验和贴心服务诠释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专业性,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。

纸短情长,浓浓真情,医院里每天都在续写的关于爱与希望的故事,患者家属与医护之间的“双向奔赴”,如同冬日里的一抹阳光,温和明媚、暖人心扉。对于医务工作者而言,感谢信是患者对他们工作的肯定,更是医患之间信任与真情的生动写照。感谢信中每一句朴实的文字,都将成为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为患者保驾护航的不竭动力。南医大四附院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,优化服务质量,坚持以精湛的医术和热忱、优质的服务,让患者就医更安心,服务更暖心。